close

 
  記得嗎?每個人成長應該都曾經面臨過的,不管是臉上、背上...長過一顆顆的“痘子”。有時候腫的兇,紅紅的一大塊,總要等上好一陣子,讓它“熟”了才會好。
 
  這可不是大人的權利,小孩也會長耶!萱萱前一個月來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玩太兇,抵抗力變差,陸陸續續在頭頂髮際處、鼻子雙眼間、手臂、跟大腿根部,長了類似痘痘這樣的東西。
 
  帶去給皮膚科看,診斷應該是〔毛囊炎〕,應該是擦擦藥就會好的。沒想到卻讓我們這一整個中秋五天假期,完全出不了門,做不了事,關在家裡養病。
 
  其他的部位都還好,就是大腿根部那一顆,腫的特別大特別痛。不但腫,中心部位還有一顆小黑點,帶著一小圈黑黑的在皮膚下。
 
 *10/6清晨
  那天半夜,萱萱痛到睡不安穩,於是我們只好匆忙帶著她到醫院掛急診。醫生說發炎比較嚴重,開了抗生素跟止痛藥給我們回家服用。並交待要注意是否有發燒,如有發燒,表示發炎沒有控制住,要儘速回醫院,或許得住院治療。如果傷口裡的發炎組織,或是化膿的狀況,口服吃藥治療沒有太大效果,也就是說自己的身體不能吸收,那就得要把傷口切開清理,這樣也可能得住院處理。
 
 *10/7一整天
  萱萱窩在床上一整天,因為腿痛不能動。吃喝拉撒都在床上解決,我們父母也陪著她在家窩了一天。下午開始發現她有點微微燒,大約在37.5~38.5間上下遊走。我們也在家天人交戰,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去醫院,還是再忍忍觀察看看。說也奇怪,就在我們準備要到醫院去前一刻,她的燒又會下來到38度以下。就這樣熬了一晚。
 
 *10/8
  上半天還是一樣微微的燒,還是一樣的痛。但是傷口部份似乎比較沒有那麼紅腫了。皮膚下那一小圈黑色的也消了許多。下半天開始,萱萱精神似乎好得多了。
 
 *10/9
  帶去醫生那兒再檢查,醫生說應該是〔蜂窩性組織炎〕,就是台語講的“疔仔”。持續吃抗生素,上藥。
  Ps. 上藥注意事項:1. 要用無菌棉花棒(藥局都有賣,竹籤狀的那種)。
           2. 一定要用優碘消毒傷口。
           3. 為了預防優碘的色素沉澱,等優碘乾了,再用生理食鹽水擦拭。(尤其是臉部)
           4. 擦上醫生開的藥膏。
           5. 輕輕覆蓋上消毒紗布,保護傷口。
           6. 上藥時要注意,由傷口中心向外畫圈塗,避免把外圍的細菌帶入傷口。
 
 *10/10
  老天保佑,狀況好多了,萱萱可以稍微自己活動,也比較不再喊痛。胃口也好得多,肯吃才會有營養對抗病菌。這幾天為了讓她吃得下東西,我們可是花盡心思,菜飯,鹹粥,想盡辦法讓她能吃進去足夠的營養。
 
 *10/11
  今天下午還要再回診,希望醫生能給我們好消息。最好是不要去動到刀,最好是就這樣慢慢好起來。老天保佑了!
 
  這幾天連洗澡都是件苦差事,因為都得要兩個人一起幫忙才能洗,傷口不能碰水啊~
 
 參考資料:
 *毛囊炎 http://www.shutien.org.tw/doct0236Book/d0236_038.htm
 *細菌性毛囊炎 http://www.ezskin.com.tw/Skindoctor/Message.asp?ArtID=88&Mno=2&Sno=3
 *告別惱人的疹子─談兒童常見的夏季皮膚病 http://www.shutien.org.tw/0236_046.htm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pwang 的頭像
    Cpwang

    Grace's Blog space

    Cp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