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(糯米腸)
位置:廣州街與梧州街交叉口的夜市裡
我從小就超愛吃這種糯米大腸。在高雄的阿嬤身體還不錯的時候,她總是會親手灌製給我們吃。自家做的大腸,腸衣洗的很乾淨不說,除了糯米之外還會加入土豆(花生),吃得時候有大腸的香氣、煮熟土豆的香氣、腸衣的嚼勁加上軟Q的糯米,單吃就是多種風味,沾點蒜末醬油膏,那種滋味真的令人欲罷不能。
可是現在一般賣的大腸,其實都不能叫大腸,因為不是用真正的大腸下去灌製,吃起來就是少了一股味,咬起來腸衣是脆的而不是大腸膜的那種嚼勁。
當我一看到這攤子上的大腸,我就很興奮,因為這種歪七扭八有粗有細的怪形狀,就是真正用大腸腸衣去灌的特徵。我們買了一條,還附贈一小袋的醃菜(大頭菜跟小黃瓜)。
味道算起來是很不錯的,只是跟我回憶裡,阿嬤灌的大腸比起來,還是遜色的多。回憶裡的滋味是什麼也比不過的吧!
Ps. 這裡有兩攤喔!我們買的是阿鴻介紹的那一家,不是美鳳有約的那一家。美鳳有約介紹的那一家,每條大腸看起來都白帥帥的,而且都一樣size,我覺得不太像是用真的大腸去灌的。
好吃おいしい 肉圓
位置:萬華廣州街,龍都冰果店前
肉圓,又是一個回憶中的味道。記得小時候,媽媽常會帶我們到龍山寺上香。在寺前廣場還沒拆前,那是一整片的小吃聚集區。其中就有一家是我們必定會去吃的肉圓。攤位很小,只有兩側面牆跟爐台前的位子。也只賣肉圓跟四神湯。
QQ的透明皮內,包裹著黃色的筍絲、深褐色的小朵香菇、兩片醃過醬料的肉塊、還有一顆栗子。混著筍絲的淡淡酸味、香菇的香味、肉汁的甜味,還有特殊的、蒜泥、粉紅色的醬。
還有那個四神湯,已經煮透的薏仁等材料,是擺放在鍋子的四周,並沒有跟湯一起一直滾。小腸、豬肚也是等客人點餐後才現剪進湯裡再燙過。之後淋上旁邊那罐藥酒。那個香氣,我現在回想起來,都好像聞得到。現在要喝到這樣濃厚的四神湯,我還真的找不到。
可惜市場拆掉以後,這個攤子就再也找不到了。
以後雖然還吃過不少肉圓,但是總不是我愛的這個味。我不愛裡面只有肉的肉圓,那吃了會膩口。不然就是材料一點都不香,筍絲都沒有筍絲的味道。
這家算是最最接近我記憶中的肉圓美味。夠味的筍絲、香菇、肉塊。之前跟老公來吃過一回,這次則是老公主動說他還要再來吃肉圓。
雖然只是小攤,但是滋味不錯。這次沒有點湯類的,因為太熱了。上次吃過豬血湯,味道也很不錯喔!豬血、酸菜、韮菜、一點點沙茶,豬血很嫩,可以試試。